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“严格控制编外聘用人员,从严规范适用岗位、职责权限和各项管理制度”的要求,泰州市坚持健全机制,创新举措,研究拟制《泰州市市级机关事业单位编外用工管理办法(试行)》,建立编外用工全链条管理体系,不断提升编外用工管理效益。 一是拉好“责任链”,以部门合力形成工作推力。打破以往编外用工管理中编办、财政、人社等部门各管一块、封闭孤立的局面,建立编外用工管理联席会议制度,市纪委监委、组织部、编办、财政、人社、审计、主管部门和用工单位根据职责分工相互协调,共同管理。其中编办负责员额管理,财政负责经费管理,人社负责招聘管理,主管部门、用人单位负责日常管理,严格压实各单位的管理职责,形成全流程规范化管理体制和执行有效的长效工作机制,构建起头有人牵、事有人管、责有人负的工作格局。 二是抓实“年年看”,以动态管理兑现“只减不增”。一方面,每年由编办、财政、人社等部门联合对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使用效益进行评估,科学研判各单位职责任务变化情况,本着“公平、有序、高效”的原则,及时对编外用工员额实行动态调整,不让编外用工员额固化沉淀变成“第二编制”;另一方面,统筹考虑编内、编外人员总量,各单位在使用编制增加人员的情况下,相应减少编外用工数量,实现编内、编外人员的“此长彼消”,确保财政供养人员“只减不增”。 三是瞄准“去终身”,以流程规范解决进出机制。改变编外用工员额“一核定终身”的做法,对低效配置的编外用工资源进行统筹调剂和综合管理,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;规定应聘人员应当具备的条件,对编外人员招聘设定相应“门坎”;规范招聘程序和岗位要求,参照det365娱乐场所官方网_365足球平台是合法的吗_365速发国际是黑平台吗招录要求设置招聘环节,明确编外人员必须具备的条件;规定劳务派遣合同的期限,畅通进出渠道,打破编外用工“终身制”。 四是盯紧“双雇主”,以用人管人落实主体责任。将编外用工监管延长到各用人单位和劳务派遣公司。各用工单位强化主体责任,坚持“谁使用、谁管理、谁负责”的原则,建立编外用工人员教育培训、考核奖惩等制度,对编外用工人员工作表现定期进行考核,作为工资发放、绩效奖惩的重要依据;劳务派遣公司负责编外用工人员的公开招聘、劳动关系管理和薪酬待遇保障等工作;建立编外人员岗位职责,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,严格编外人员日常管理,不断提高管理的科学化、规范化、制度化水平。
|